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孙登死后孙权说了8个字为何南京王朝太子多早
死?
导语:孙权共有七个儿子,分别是孙登 、孙虑 、孙和 、孙霸 、孙奋、孙休 、孙亮。按过去皇帝确立太子“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一般原则,吴国的第
孙权共有七个儿子,分别是孙登 、孙虑 、孙和、孙霸、孙奋 、孙休、孙亮 。按过去皇帝确立太子“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一般原则,吴国的第二任皇帝是怎么也不会有最小儿子孙亮份的 。虽然大儿子孙登是庶出,孙权还是青睐这个儿子的 。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为吴王时,立孙登为王太子;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时年12岁 。
孙登为人谦和,好学上进,严以律己,口碑甚佳,颇得孙权钟爱 。为了培养好自己的未来接班人,孙权派当时的名臣诸葛恪 、张休 、顾谭 、张友等人来辅佐,可见孙权的良苦用心。谁想,在赤乌四年(公元241年)五月,时年33岁的孙登与大伯父孙策一样,虽然当了21岁的太子,却没有帝王命,身染重病,死了。
这里多说一句,也怪了,在孙登之后,在南京定都的第一代太子命运大多不太好,其有有两位很著名——
一是,后来南北朝时梁昭明太子萧统,于是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萧统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于中大通三年(531年)去世,谥号“昭明”,葬安宁陵,故后世称其为“昭明太子”。
再是,明朝懿文太子朱标,在朱元璋称吴王时,被立为王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被立为皇太子,确立他为接班人。想不到,在洪
生活常识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