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跨国公司在中国启动新项目 、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
外资来华热情不减
4月22日 ,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正式开工 。这一总额达100亿美元的投资 ,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
就在“外资撤离中国”论调又一次响起的同时 ,一些跨国公司加快了在中国投资布局的步伐 。对此 ,相关人士指出 ,“外资撤离论”完全站不住脚 ,中国没有也不会出现大规模外资撤离情况,仍然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
加码中国市场
- 一季度上海新增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家;3月份在华美资、日资企业投资意愿明显增强
“项目动工 ,是埃克森美孚在中国这一重大投资项目进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立帆在开工仪式上说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将分两期建设 ,一期预计2023年建成 ,主要包括16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和中下游茂金属聚乙烯 、高端聚丙烯等大宗产品。一期竣工投产时 ,二期建设也将启动 。其中,一期项目建设达产后 ,每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
万立帆表示,项目投资规模大 、附加值高,对公司有战略性意义 ,对双方是互利共赢的 。“埃克森美孚希望积极参与到中国制造业中,利用先进技术生产可持续的高性能产品 ,帮助满足中国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 ,个别国家宣称“让企业撤出中国”,放出“外资撤离中国”的论调 ,但市场的反应显然更有说服力 。
3月31日,一场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上海举行 ,其中博世资本管理总部、三菱商事金属贸易(中国)公司、山姆中国旗舰店等一批外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60亿美元。
作为零售巨头沃尔玛旗下高端会员制超市,山姆会员商店在中国已开设20多家门店,此次进一步加码中国市场 。山姆会员商店中国业务总裁文安德说 ,中国首家山姆旗舰店将于2021年在浦东开业 ,这也将是山姆在中国运营的最大独栋建筑。“预计到2022年底,山姆在中国将有40至45家开业及在建门店 。我们非常兴奋地在山姆快速发展的宏图中迎来全新的旗舰店,这代表了我们对会员和中国市场的承诺。”
立足中国、看好中国 ,外商来华投资意愿依旧强烈 ,新项目加快落地 。
今年一季度,上海已举办两次外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累计签约外资项目129个 ,投资总额239亿美元 ,其中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近30个 ,新增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家 、外资研发中心5家 。
“无论是一个个投资意向的成功签约 ,还是跨国公司纷纷在上海集聚全球资源 、设置总部机构,都充分表明了外资企业继续看好中国 、看好上海的决心和信心。”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杨朝表示。
来自商会机构的调查也显示,外国投资者信心正逐步增强 。华南美国商会疫情影响报告显示,75%的受访企业表示 ,无论疫情影响如何 ,不会改变在华再投资计划 。中国美国商会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商会机构近期所做的调查也显示,3月份以来 ,在华美资、日资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好转 ,投资意愿比2月份明显增强 ,考虑调整产业布局的企业数量很少。
“总体上看,尽管疫情对在华外资企业造成一定影响 ,但中国没有也不会出现大规模外资撤离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说,事实表明,中国仍然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经营走向正常
- 在华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率稳步提升 ,截至4月14日 ,复产率超过70%的企业占72.8%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全面推进复工复产 ,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经营逐步走向正常 ,订单完成情况不断好转。
在天津,已复工复产两个多月的一汽丰田生产基地内一派忙碌的景象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黎明介绍,一汽丰田全国487家一级供应商全部复工 ,天津基地产能恢复至100%以上 ,每天下线车辆2000台左右 。
放眼全国 ,在华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率稳步提升 。据商务部对全国8700余家外资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 ,截至4月14日 ,复产率超过70%的企业占72.8% ,较上周提高0.9个百分点 。其中,中国华南地区98%的日资企业已恢复生产,开工率达到100%的企业占41.4%,开工率为80%至100%的企业占42.3%,其他地区日企复工也取得积极进展 。
“在华生产率先恢复,有力支持了日企经营和稳定发展 ,已有很多日企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进一步开展对华投资的意愿。”高峰说 。
日前 ,知名特许经营连锁式便利店罗森日本总部决定,在去年增资约2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将再增资2亿元以扩大在华投资 。“疫情期间 ,罗森线上销售得到很大提升 ,外卖销售比例提高 ,相信这块业务将来会是增长点 。”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三宅示修说 。
中国经济展现出的巨大韧性 ,特别是中国市场潜力的逐步释放,在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 、世界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 ,有效提振了外商对中国投资的信心和预期 。
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指出 ,疫情之下,企业销售模式发生了新变化,不少品牌通过直播等方式 ,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购物。疫情过后 ,预计中国市场将迎来反弹 。“目前,企业在积极准备第三届进博会的参展事宜。”
总部位于芬兰的维美德,是全球领先的制浆 、造纸和能源产业的开发者和供应商。“疫情发生后,中国国内原有设备订单反倒有新的增长,预计我们今年在华业务不减反增 。”维美德中国区总裁朱向东说 。
“此前公司95%的产品都是出口 ,但海外疫情持续蔓延 ,订单下滑,我们正和韩国总部商讨着力开拓韩国和中国国内市场 。”韩资企业青岛迪世亚制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学说,不久前公司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抖音上开设了账号 ,加大线上推广力度。“虽然账号开设时间不长,但业内关注的人不少 ,相信持续做下去会有不错的效果 。”
欢迎外资来华
- 中国将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提升外商投资自由化 、便利化水平
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中国的态度和行动很明确 :支持!
从项目储备到纳入规划再到用海用地批复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关键审批事项并实现顺利开工,跑出了“中国速度” 。
“之所以选择惠州大亚湾进行投资,除了大亚湾开发区是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 、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外 ,还有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 ,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透明清晰 ,政府运作高效并且大力支持外商投资发展。”万立帆说。
疫情发生以来 ,各地不断加强外资企业服务 :江苏建立省、市 、县(区)三级服务协调机制,协调推进霍尼韦尔 、LG化学等多家跨国公司的配套企业同步复工 ;山东向21个省市发送请求协助复工函,“点对点”跟踪推进省内45家外资企业的202家配套企业复工 ;广东密切跟进巴斯夫、埃克森美孚 、中海油壳牌三期等在谈在建重点项目 ,加快项目进程;上海今年对70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开展全覆盖走访,联系了近7成在沪外资企业 ,帮助解决防疫物资、上下游协同复工 、物流运输、融资需求等方面问题……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袁达指出 ,将继续做好稳外资各项工作 ,进一步推动外资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着力帮助解决复工复产难点堵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 ,各项援企政策同等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对于符合条件的制造业、服务业重大外资项目 ,将按程序纳入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协调范围 ;在实施好前三批重大外资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将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资项目;推动重点省市建立健全地方层面的重大外资项目专班机制,全面提升外资项目服务水平 。
“既要立足当下,也要考虑长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认为,针对外资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具体举措的同时 ,还应围绕做好全年稳外资工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包括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 。
日前 ,商务部推出24条稳外资措施 ,明确将加快修订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进一步压减条目,扩大金融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出台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 ;加快自贸试验区开放高地建设 ,推动出台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 ;严格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取消各级商务主管部门针对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项的审批或备案 ,进一步提升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我们将继续推进扩大对外开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外商长期在华投资经营的信心,稳存量 、促增量并举,全力做好今年稳外资工作 。”高峰表示。
本报记者 邱海峰
【编辑:吉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