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08学年
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化 学
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第I 卷 (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此题包括22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报道中污染物的是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氮的氧化物
D .悬浮颗粒
2.据报道,放射性同位素钬Ho 16667可有效治疗肝癌,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A .32
B .67
C .99
D .166
3.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 .CO 2的结构式:O —C —O
B .乙烯分子球棍模型:
C .NaCl 的电子式:
D .F
-
的结构示意图:
4.在下列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
B .铜片与浓硫酸共热
C .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
D .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5.下列各组物质中,仅使用溴水不能鉴别出的是
A .苯 、四氯化碳
B .四氯化碳 、酒精
C .乙烯、乙烷
D .二氧化碳、甲烷 6.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正确...的是
A . 与 为同一种物质
B .
C 60、C 70、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 .O H 211 、O H 221、O H 23
1互为同位素
D .CH 4与CH 3CH 2CH 3是同系物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等于该元素的族序数
B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
C .科学家通常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
D .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或单核离子的电子层数一定等于周期序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2易液化、携带方便,它是2l 世纪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B .科学家可以寻找到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C .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负极
2009.07
D.氢氧燃料电池在工作时会产生淡蓝色火焰
9.下列变化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加热氯化钠晶体使之熔化
B.液氨受热蒸发
C.加热碘化氢气体使之分解
D.加热硅晶体使之熔化
10.为除去CO2中的少量S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将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C.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D.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1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
...的是
A.氧化性强弱:Cl2>Br2>I2
B.碱性强弱:NaOH >Mg(OH)2 >Al(OH)3
C.原子半径大小:Na>N>O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强弱:H2O<H2S<PH3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进行喷泉实验
B.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硫酸和浓氨水,相互靠近时会看到有白烟产生
C.工业制硝酸过程中有下列反应:4NH3+5O2
→
−
剂
催化
4NO+6H2
O,反应中氨气表现氧化性
D.加热盛NH4Cl的试管底部,NH4Cl受热升华
13.下列反应符合右图图示的是
A.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晶体的反应
C.酸碱中和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14.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分子结合构中含有碳碳双键,但在化学性质上不同于乙烯
C.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完全等价,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
D.苯不具有可燃性,是一种易挥发 、有毒的液态物质
15.两只敞口烧杯中分别发生如下反应:一只烧杯中反应为A+B=C+D,反应温度为T1,另一只烧杯中
反应为M+N=P+Q,反应温度为T2,T1>T2,则两只烧杯中反应速率快慢为
A.前者快
B.后者快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
16.下表给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对此有下列一些说法:
①CaCl2属于离子晶体②SiCl4是分子晶体
③一个SiO2分子由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④MgCl2在熔化状态不能导电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仅①
B.仅②
C.①和②
D.①、②和③
17.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I2(g) + H2(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I2的同时生成n mol H2
B.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C.I2 、H2 、HI的分子数之比为1∶1∶2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t 1
D .单位时间内断裂n mol H-H 键的同时断裂2n mol H-I 键 18.下列有机反应中,不.
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CH 4+Cl 2−−→−光照
CH 3Cl+HCl
B .CH 3COOCH 2CH 3+H 2O −−−→−稀硫酸
CH 3COOH+CH 3CH 2OH
C .
D .2CH 3CHO+O 2−→−Cu
2CH 3COOH
19.如右图: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极是正极
B .溶液中的阴离子向N 极移动
C .M 极上放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D .在M 、N 两极流过0.4 mol e -时,在N 极上析出6.4gCu
20.将SO 2气体通入BaCl 2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则通入的
气体可能是
A .CO 2
B . Cl 2
C .NO 2
D .NH 3
21.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l0 s 后,该反应停止进行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2Z(g)
C .在t 1时刻,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 .反应前10s 内,以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8moL /(L·s)
22.1.92g 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随着铜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完全反应
时,共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 (只含NO 和NO 2) 。则反应消耗的HNO 3的物质的量为 A .0.06mol B .0.08mol C .0.11mol D .0.12mol
第II 卷 (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9分)
23.(10分)分别按下图甲 、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G
为电流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
甲 乙
△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 .两烧杯中溶液的pH 均增大
D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E .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甲为 ▲ ;乙为 ▲ 。 (3)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
分析原因可能是 ▲ 。
(4)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 。
(5)如果要使甲装置中的铜片溶解而锌片不溶解,请在下图中完成实验装置图。
24.(12分)已知A 、B 、C 、D 、E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