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照片让心手相连
——记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得者郑耀德
他是甘肃省最年轻的县级摄协“掌门人”,他用短短的两年时间将高台县摄协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打造成了一支远近闻名的摄影团队;他致力于文化志愿服务,组织成立了全省第一支摄影志愿服务队,组织发起了“我给乡亲照张相”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志愿活动蜚声摄影界,被评为“全国百佳志愿服务项目”;他是一名敢于担当的摄影人,他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已任,将摄影艺术的灵魂和价值用数千张老人的笑脸做了完美诠释,为农村老人圆了一生都难以圆的梦 。他就是高台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郑耀德 。
心系乡亲发挥所长
郑耀德出生在高台县的一个偏远农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农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2013年春节,郑耀德回农村老家村过年,其间,村里一位老人过世,需要一张遗照,翻了半天只找到一张有老人的合影,家属便找到郑耀德让想想办法,郑耀德虽然将照片进行了反拍“放大”,但仍然很模糊。经过打听,类似这种情况在偏远农村很普遍,特别是一些农村孤寡老人、残疾老人一生都没有一张自己的照片,这件事对郑耀德触动很大。2014年,他当选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后,“我给乡亲照张相”志愿者服务队便应运而生 。
当年春节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第一次志愿服务活动选在了该县偏远山区的新沟村。郑耀德带领20多名队员冒着严寒来到了村上,此行的目的是能赶在春节前为村上的老人免费拍张标准照和“全家福” 。刚到村上,老乡以为照相要收费,都在等待观望着 。当得知是免费拍照,一传十十
传百,一下子就来很多人 。他立即分工安排队员们投入工作,大家组织老人、布臵场地 、安装设备、制作相框,忙的不亦乐乎。郑耀德亲自为老人们拍照 。这天,他共为村上老人拍标准照86张,“全家福”13张。老人拿到照片后都高兴的围拢在一起相互赞赏,说:照的清晰,照得好!这是我们春节收到的最珍贵礼物 。
当得知村上有一位76岁老奶奶因病行动不便时,郑耀德便主动到家中为老人拍照,老奶奶拿到自己的照片后拉着他的手激动的说:你们都是“活雷锋”,我76岁了从来没进过城,也没有照过相,要不是你为我来照相,我死后连张照片都没有 。说话间老泪纵横。听了老人的话,郑耀德感触颇深,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名摄影人,只是为群众办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却未曾想在不经意间为老人了了一辈子的心愿 。伸出援助之手的成就感让他更加坚定了将这项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做下去的信念 。
方寸照片心手相连
2015年3月,郑耀德组织志愿者们来到了距离县城90多公里的天城村开展活动 。由于听说是免费照相,来拍照的老人远远超出了预计的数量,为了不让老人们等着急,他和志愿者们放弃午餐时间加班加点赶着为老人们制作照片直到下
午两点多 。两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提着一大包油饼 、麻花送到了郑耀德手上,说:这是我自家做的麻花,你们别嫌弃,吃点吧 。老人们的这一举动着实让他受到鼓舞和感动,他拉着老人的手像自己亲人一样拉着家常,生怕老人等着急。当一张张照片送到老人手中时,老人们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村上89岁高龄的昝延龄老人伸着颤抖的双手接过自己
的照片时激动地说:照得好哇!你们都是好人,我们村上老人多,你们来为我们解决了一大难题 。
作为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每次活动郑耀德都提前策划,亲自带队 。志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从未缺席过一次。他说:摄影这么多年,通过“我给乡亲照张相”志愿服务活动,让我才深刻体会到了偏远农村老人照张相的艰难,也使我真正领悟到,社会责任感才是摄影创作的灵魂,作为摄影人,就应该主动去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2015年4月,他带领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距离县城70多公里的老家常丰村,村委会的院子里聚集了140多位老人,像过节一样热闹 。村上群众听说是郑耀德来免费照相,都高兴地说:这小伙子出息了也不忘村里的乡亲们,现在这样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 。听到乡亲们的评论,他父母也为有这样的“好儿子”感到骄傲 。
下肢残疾的老人宋尚生,拿到照片后对郑耀德说:现在我腿脚残疾不能走路,一直盼着能拍张照片,今天你终于帮我了了这个心愿 。
在张墩村,78岁的张宗和老人虽然双目失明,当郑耀德把照片送到他手中的时候,他用手摸着自己的照片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在西大村,76岁的杜桂珍老奶奶拿到照片说:我们偏远山区的老人不方便,一辈子也照不上相,太感谢你了!
在镇江村,80岁高龄的许桂英老人因腿脚有疾病,行动不便。郑耀德听说之后主动到家中为老人拍照并制作好送到她的
手中。老人看着自己的照片顿时热泪盈眶,喜不自禁,因为她期盼着有这样一张照片已经太久了 。
2017年春节期间,当别人都满载着年货开车回家过年的时候,而在郑耀德车的后备箱里却塞满的是照相器材 、电脑 、打印机和相框。五天假期他一天也没有闲着,开车跑完了罗城镇的五个偏远村,免费拍老人照219张,“全家福”36张,还为五个村拍下了村上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全村福” 。家里人也都非常支持他,就连70岁的老父亲也主动当起了他的“临时队员”,帮他装祯相框 。
不忘初心知难而进
“我是农民的儿子,为父老乡亲们办点力所能及的事是我应该做的 。”简单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位农家子弟的感恩之心 。三年来,郑耀德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着他的志愿团队,深入山区,走村入户,严寒酷暑,从未停歇 。用手中相机拍下了3000多张农村老人的笑脸,被群众亲切地称作“农村老人的圆梦行动” 。
在没有任何经费来源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筹资金、拉赞助,确保了活动的持续开展。至目前共自筹资金18万元,先后为28个偏远山村的3016位高龄老人免费拍照,得到了社会和群众一致好评,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公益活动 。国内各大媒体纷纷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
2016年,由他申报的“我给乡亲照张相”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被中宣部等14个部委和媒体联合推选为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团中央、民政部等六部委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由张掖市广播电视台对他的专访节目—“方寸照片让心手相连”广播新闻被评选为2016年张掖市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个人被团中央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第十一届中国青
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
方寸照片,心手相连 。郑耀德一个偶然间的想法,却成就了一项看似极为普通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一张极其普通的标准照,却在不经意间圆了老人一辈子都难以圆的梦。面对至高荣誉,郑耀德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他表示,要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募集更多的社会资金,将活动持之以恒开展下去,争取利用3—5年时间实现全县偏远农村的全覆盖,为更多的老人“圆梦”。
。